12月20日,河北承德组织召开了课后延时服务现场推进会。全市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主管课后服务工作的局长和科(股)长、各县(市)区城区中小学校主管校长、市直属中小学主管课后服务工作的校长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上午,现场观摩了承德市实验小学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课后服务工作;下午,观摩了承德市第十六中学课后服务工作,随后召开了会议。
承德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国凡介绍:推进会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承德市委、市政府、市主要领导对全市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重要部署和要求,坚定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总结交流在探索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中的经验,扎实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和持续健康发展。
会上,李国凡副局长宣读了《承德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双桥区教育局、承德市第十六中学、承德市实验小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做了经验交流。最后,中共承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承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维同志作重要讲话。
据介绍,承德市教育系统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源头上解决学生家庭负担重、家长接送难等问题的民心实事;是提升全市教育系统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德市“十大民心工程”。根据《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统筹协调、学校主体、自愿公益、安全第一”的原则,自2018年春季开学起,在市区中心城区(双桥区、双滦区和高新区)及县(市、区)城区中小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课后服务已覆盖双桥区、双滦区、高新区市中心城区49所中小学和9个县市区城区39所中小学,总计88所中小学,近8.1万学生受益。在一定程度上源头解决了学生家庭负担重、家长接送难的问题,缓解了托管和培训机构的热度,打造了全市教育系统的民生工程,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的肯定,获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赞誉。
王国维局长在讲话中总结了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对今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切实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二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务求实效;三要加强课后服务工作调查研究;四要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各项保障措施;五要奖惩分明,增强参与课后服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王国维局长强调,全市教育系统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此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强化教育部门责任,探索课后服务工作评估标准,积极开展督导检查,规范课后服务行为,引导各学校打造高质量的活动课;打造课后服务工作规范实施标杆单位,建立起互相交流的平台;统筹各类资源,引导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进来,推动课后服务这一民心实事办得更实更好,真正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吕德君 通讯员 谢占宏)
推进会 吕德君摄
王国维讲话 吕德君摄
李国凡主持会议 吕德君摄
双桥区教育局代表发言 吕德君摄
董景利校长代表十六中发言 吕德君摄
刘根庆副校长代表民族师院附中发言 吕德君摄
王彬副校长代表市实验小学发言 吕德君摄
课后活动 吕德君摄
课后活动 吕德君摄
课后活动 吕德君摄
课后活动 吕德君摄
现场参观 吕德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