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过去的长沙市五一路是什么样子吗?想知道40年前的长沙“网红餐厅”是哪些吗?40年来长沙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2月22日,“城市+”规划公开课第十七课在长沙规划展示馆开讲。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沙市文联名誉主席何立伟,长沙晚报摄影部主任、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杰科等共话星城巨变,细数改革开放40年以来,长沙城市生长轨迹。
摄影作品是历史最生动的记录,而摄影师本身就如同时代的记录者。在本次公开课现场,罗杰科用一张张长沙的新老对比照片带给现场观众满满的震撼感:从35米到452米的长沙城市高度的增长,40年橘子洲大桥的光与影,承载着半部长沙史的岳麓山的变化……这些让我们更清晰直观感受到长沙城市变迁与岁月的痕迹。
作为湖南本土的著名作家,何立伟一直在进行跟长沙相关的文学创作。在本次公开课上,何立伟也向大家分享了其作品背后的乡愁记忆以及他们那个年代的芳华。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长沙美食或者说长沙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长沙城市的性格特质有什么不同?繁华的解放西路前世今生又是什么呢?在本次公开课上,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推委会委员、长沙市政协文史委委员任波分别向大家一一道来,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
作为长沙规划展示馆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十七课的“城市+”规划公开课,为关心长沙城市建设的市民成功创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何飞洁 通讯员 刘玉秋 刘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