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开创东阳木雕美学新视界——黄小明木雕艺术研讨会侧记

2019-07-08    来源:北国网    

6月20日下午,“明心慧木”黄小明木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近百件题材各异的东阳木雕精品,让众多工艺美术界专家直呼震撼,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现场印象出发,畅谈对东阳木雕的认识,抒发对民间艺术发展路径的期待。

传承中的创新,冲破艺术语言的枷锁

黄小明大师东阳木雕作品《胡杨之韵》,斩获了专家们几乎是众口一致的好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直言这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颠覆了他对东阳木雕的传统印象。

邱春林点评说,东阳木雕作品《胡杨之韵》通过线与线的交织产生的律动感,还有线与线的反力组成的节奏感,既表现了胡杨木在岁月沉淀下的生命力,也直接表达了生命的律动感,这正是优秀艺术的特征。

他说,普通人看到的是自然事物的生生灭灭,艺术家却直观呈现了生命的秘密,让人们认识到自然事物即使是一棵树、一株草,它们的生命都跟人的生命等价等值。

“远看的时候像水稻般柔软,近看能感受到很有树木的刚劲”,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于雪涛对《胡杨之韵》的印象,他认为这件作品装饰性非常强,有别于传统的东阳木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田健桥3次去看这件作品,认为黄小明大师通过对胡杨树的艺术创新,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很有文化内涵。同时把中国画笔墨意境融入东阳木雕作品,从刀法到意境,信手拈来。

“如果没有这样的真诚,他只要守着一种样式,就可以在社 会上生存和享受崇高的荣誉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对此颇有同感:“很多大师觉得当下作品能赚钱,他就不去创新,导致风格固化,行业发展停滞。”

通达以求变,传统木雕的现代转型

从传统美术的美学角度,解读东阳木雕的现代转型特征,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对黄小明大师对传统东阳木雕的创新颇为认可。

20190708135706_2405.jpg

杭间院长认为,“装饰性”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特点。东阳木雕原本作为建筑装饰手段,形式追随功能是其原始优势。但随着传统生活的现代化,东阳木雕逐渐走向了独立艺术。

如何在东阳木雕积淀的优秀传统中寻求变化,建立适应时代的美学风格,是摆在当下木雕大师面前的最大挑战。

具有强烈而明确的设计意识,这是杭间院长对黄小明大师的核 心评价。除了将现代设计的空间思维引入到作品与空间关系的思考之中,黄小明大师设独创的“竹简式木雕”、“取景框木雕”,延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符号,丰富了东阳木雕的人文气质。

他创作的《宝月金荷》,从水缸养荷的形态展开造景,完全超越了传统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开创了造物木雕的新视界。

他建造“个木园”的过程是以木雕艺术出发的一次系统实践,通过在建筑中结合木雕、石雕、砖雕等传统工艺,融会传统文化精髓,将生活空间与人工巧思完美结合。

这种变革,正是东阳木雕结合具体功能而通达求变的结果。

成就工艺经典,传承、引领、开拓并重

传承不易,创新更难。诚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所言,当下的工艺美术工作者大部分对继承传统没有问题,但是能创新的只有少数。

他认为,黄小明木雕不管是作品的形式还是用料都很有创新,简繁对比非常好,而且融合了学院派比较注重造型、传统手艺人比较注重工艺的优势,值得学习。

“黄小明大师对东阳木雕的贡献首在于创作,二在于理念,三在于传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社长林苗苗如此评价。

她以乾隆宝座为例,认为这件作品是他深刻理解传统木雕与其他工艺在空间关系上的重要开始,使复制跳出简单的摹仿和原样的重复,而且认真地表现了古人心理状态,使修复工作成了对话优秀传统的创造性劳动。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下功夫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延续并扩展非遗传承人队伍;二是丰富木雕品种,既要让东阳木雕走进艺术殿堂,也要走进百姓家庭和生活。”

“今天研讨的对象是东阳木雕,其实却折射了整个工艺美术行业的现状,让我们去思考大师该如何引领、开拓自己所处的工艺美术领域。”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北京市工艺美术学会原会长唐克美主持了这场研讨会。

她充分肯定黄小明大师积极举办展览的行为,建议在座的大师们努力建立自己现代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进一步重视设计的力量,把美学作为工艺美术突破的重要研究方向,积极迈向形式美的高峰。

中央美院教授任世民也认为,以展览的形式把传统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行社 会传播,是对传统文化的另类记录。

新书首发,生动再现东阳木雕艺术之路

在此次艺术展开幕式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黄小明卷》进行了新书首发仪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出版工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丛书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的手工艺人中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每卷独立推出一位大师,全景再现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大师口述史、专家对大师艺术成就的评述、大师作品、大师创作年表等部分。

丛书旨在总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一最优秀群体的创作经验,展示他们精湛的创作成果,弘扬我国的工艺文化和“工匠精神”。

全书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以关键事件、经典作品、心路历程,组织成东阳木雕近40年发展中的一个“切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借鉴性。

[责任编辑:李思思]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